close
□朱昌俊(華西都市報評論員)
為幫助貧困同學,上海3名中小學生近日捐出了積攢的50萬元壓歲錢,用於設立上海市慈善基金會“青春之光愛心專項基金”。(11月9日《南方都市報》)
“慈善不分大小”,類似的慈善宣傳口號在今日已耳熟能詳。但現實中,慈善與普通人的距離依然清晰可見。如上海市慈善基金會制定的《專項基金管理辦法》,明確規定成立個人專項慈善基金的“起步價”為50萬元。這樣的“定價”,顯然是“富人專利”慈善觀在現實生活中的投射:一來,認為慈善只能建基於一定限度的經濟門檻之上;二來,忽視普通民眾的慈善意願。如此“潛意識”,與“慈善是一種生活方式”的現代慈善觀,已然相悖逆。由此而言,14歲慈善專項基金負責人的出現,正是對於一種根深蒂固的“身份慈善”的跨越。
慈善本應是眾人之事,它可以跨越年齡與階層。在慈善文化發達的美國,慈善捐贈10%來自企業,5%來自大型基金會,85%來自全國民眾。2003年,美國個人捐贈達2410億美元,人均捐款460美元,占當年人均GDP的2.17%,志願服務參與率為全國人口的44%。而中國的這一數據僅為人均捐款0.92元,不足人均GDP的0.02%,志願服務參與率僅為全國人口的3%。這樣的對比中,不難發現,我們個人慈善發育的不足。
一如上海市慈善專項基金成立的高門檻設置所示,民間慈善組織乃至個人慈善專項基金在現實中所遇到的形形色色的制度阻力,不啻為慈善文化發育滯後的一個重要因素。三名中學生跨越高門檻,成立個人慈善專項基金,正是對於現實阻力的一種證明。事實上,可以預見的是,隨著行政色彩濃厚的官方型慈善組織的公信力危機的出現,以及慈善文化的傳播與發育,像三位中學生這般的個人慈善行動,將愈發增多。如何順應激增的社會慈善意願,相關法規條例的修訂,已經迫在眉睫。
當然,一個好的慈善生態,離不開社會對於個體慈善行動的寬容與支持。不少人在為孩子的行為點贊時,更多的也表現出對於他們能力的質疑。甚至從“富人”的角度來否認這種行動的價值與示範意義。這顯然非健康的慈善氛圍。我們期待它必須遵循慈善的規則,這自然非嚴苛。但面對這樣的新事物,寬容與信任往往顯得更為彌足珍貴。
無論如何,對於“中學生慈善”的出現,我們理當保持足夠的善意。他們的故事所映照出的慈善基金成立的現實障礙,以及所引發的討論,更應該被對照反思。不管它能走多遠,又能否被覆制,其行動的價值,也遠大於無數次的慈善口號。 (原標題:剔除“富人”標簽看待中學生慈善)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